当前位置:首页>江南体育网站(中国)中心>集团动态
“脱胎换骨 赢得未来” 金龙第十四届职工技能竞赛成功举办
2023-08-14 16:18:37信息来源:金龙客车-陈正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展示我司技术工人风采,激发广大职工岗位练兵的热情,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8月13日,由金龙工会委员会主办的“脱胎换骨 赢得未来”金龙第十四届职工技能竞赛在公司隆重举行。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曾宪校、公司工会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届职工技能竞赛组委会成员等出席比赛现场,全体参赛选手、裁判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计一百多人参加比赛和开闭幕会。

 

   

  “脱胎换骨 赢得未来”金龙第十四届职工技能竞赛

曾宪校为大赛致辞。他指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号召,近年来,按照“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的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在全公司掀起了“学技术、学业务、练本领、强素质”的活动热潮。技能大赛是公司最为重要的竞技平台,是员工学技术、练本领的好机会,希望通过本次技能竞赛营造“技能争先创一流,爱岗敬业多奉献”的氛围,强化多能工的培养,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曾宪校为开幕会致辞

本次职工技能竞赛是历届单项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届,在焊接、涂装工、螺栓锁付、汽车电气调试4个项目中报名参赛人员达到237人。经过初赛选拨进入本次决赛选手75人。比赛经过公司各体系各部门层层动员,广泛宣传,从方案出台到具体实施,历时2个多月,广大职工踊跃参加,经过周密的组织培训、严格选拔,今天参赛的选手都是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是来自各个岗位、工种的技术能手,可以说,这次竞赛是对大家技能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检阅,公司希望通过本次技能竞赛营造“技能争先创一流,爱岗敬业多奉献”的工作氛围,强化多能工的培养,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汽车电气调试赛场上,选手们沉着冷静,对车辆故障进行系统有条不紊的排查,凭借高超的技能、准确的判断、果断的措施将车辆故障顺利解决;在螺丝锁付装配赛场,聚焦高效、精准作业目标,比赛设定锁付速度和锁付质量两项指标,选手们认真复核工具、检查物料,螺丝预紧、紧固一气呵成,最终成功完成比赛项目要求;在涂装工比赛现场,选手们穿戴好工作服、帽子、护目镜、耳塞、口罩等,打磨、原子灰刮涂、喷漆、烘烤等有序的操作着对损伤样板做恢复处理;在焊接比赛现场,选手们更是专心致志,平日里重复了千万遍的操作才有了今天比赛时的流畅顺手,在火花四射中完成焊接板的完美结合。选手们用他们娴熟的动作和精湛的技术向我们展示了专注、高效、可信赖的企业文化。在各个赛场还可以看见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的裁判,他们聚精会神地关注每位选手的紧张操作,不时在每个操作台驻足评分。此次竞赛既展现我司员工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对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起着重要的作用。

 

  

 汽车电气调试赛区

 

 

螺栓锁付赛区

 

 涂装工赛区

 焊接赛区

经过半天的激烈竞赛,经金龙第十四届职工技能竞赛组委会和专家们的认真评判,技能标兵、技术能手和优秀技工等一一产生。曾宪校主席、工委委员、竞赛组委会成员一起为获奖选手颁奖。

公司工会已连续举办十四届职工技能竞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切合新时代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要求,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是公司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也是金龙成立35周年。我们的企业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弘扬工匠精神重任在肩,打造技能强企正当其时。广大职工以工匠为榜样,见贤思齐,奋发有为,进一步汇聚起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跨越赶超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比赛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比学赶超的竞赛氛围永不停息,各位选手纷纷表示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奋勇前进,以榜样和标杆的力量影响周边人,加快提升公司员工的技能水平,从而不断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的品牌价值,以昂扬的姿态奋进新时代,同心共筑、脱胎换骨、赢得未来!

 

附:金龙第十四届职工技能竞赛获奖人员

名次

荣誉称号

焊接

涂装工

汽车装配工

(螺栓锁付)

汽车装配工

(电气调试)

一等奖

技能标兵

周成耀

何跃进

付  强

陈卫国

二等奖

技术能手

石永波

陈守刚

刘新林

章步名

王远源

李小立

陈春福

武  杰

三等奖

优秀技工

陈  刚

陈  伟

袁  涛

李保国

叶  美

陈  宇

饶  波

郑朝日

钟立平

廖秀全

曾祥明

杨振清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